A.國小國語
|
B.中學國文 |
研習重點:
在國中國文的學思達課堂裡,由於學生的先備能力與經驗尚須補足,因此教學首要教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閱讀理解策略。好的文本如同是一客好的牛排,而閱讀策略則是拆解每客牛排送入口中的工具─刀叉。有了閱讀策略,培養了學生擁有了獨立面對文本的閱讀能力,在課堂上便更能有方向與目標的思考與表達。因此,美好的國中國文「學思達」課堂風景將是「思→達→學」:由教師提問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進行讀者的自我詰問與「表達」,讓學生帶著讀者意識來閱讀與學習,以閱讀理解策略融入教學和螺旋式的課程脈絡,搭起學生學習鷹架,進而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最後不需要倚賴教師,學生則真正成為有能力的、獨立的閱讀者,而「自學」的美好境地於焉產生,學生於此也具足了與人分享所學之能力,達到真正的START SHARE(思達學)!
本工作坊將據以上課程設計理念,與學員分享在國中國文課堂上的備課與實踐,並搭配實作練習,讓學員在進入學思達的美好課堂中,能有依循的方向與教學設計脈絡!
在國中國文的學思達課堂裡,由於學生的先備能力與經驗尚須補足,因此教學首要教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閱讀理解策略。好的文本如同是一客好的牛排,而閱讀策略則是拆解每客牛排送入口中的工具─刀叉。有了閱讀策略,培養了學生擁有了獨立面對文本的閱讀能力,在課堂上便更能有方向與目標的思考與表達。因此,美好的國中國文「學思達」課堂風景將是「思→達→學」:由教師提問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進行讀者的自我詰問與「表達」,讓學生帶著讀者意識來閱讀與學習,以閱讀理解策略融入教學和螺旋式的課程脈絡,搭起學生學習鷹架,進而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最後不需要倚賴教師,學生則真正成為有能力的、獨立的閱讀者,而「自學」的美好境地於焉產生,學生於此也具足了與人分享所學之能力,達到真正的START SHARE(思達學)!
本工作坊將據以上課程設計理念,與學員分享在國中國文課堂上的備課與實踐,並搭配實作練習,讓學員在進入學思達的美好課堂中,能有依循的方向與教學設計脈絡!
|
研習重點:
在限縮的課堂節數下,趕課成了中學英文老師的夢魘,卻也是每天必須面對的事。學思達的課程重視學生自學、共同討論、思考問題及以英語表達的能力,然而對基本能力未建構好的學生而言,學習上便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年級越高,情況越嚴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下訓練孩子的英語口說能力、提升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能力、如何讓高成就學生在協助同學的過程中自我提升,並透過學習單的設計讓學生成長?經過近年的努力,自己慢慢摸索出一套教學流程與方法,透過單字表、學習單及講義的設計,讓學生習慣在小組合作中共同學習及成長。工作坊除了介紹教學流程、訓練學生英語口說能力的方法,也將和老師們共同討論遇到教學困境時,如何幫助孩子們學習成長。
在限縮的課堂節數下,趕課成了中學英文老師的夢魘,卻也是每天必須面對的事。學思達的課程重視學生自學、共同討論、思考問題及以英語表達的能力,然而對基本能力未建構好的學生而言,學習上便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年級越高,情況越嚴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下訓練孩子的英語口說能力、提升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能力、如何讓高成就學生在協助同學的過程中自我提升,並透過學習單的設計讓學生成長?經過近年的努力,自己慢慢摸索出一套教學流程與方法,透過單字表、學習單及講義的設計,讓學生習慣在小組合作中共同學習及成長。工作坊除了介紹教學流程、訓練學生英語口說能力的方法,也將和老師們共同討論遇到教學困境時,如何幫助孩子們學習成長。
C.國小英語(下午場)
張倩玲
台北市指南國小英文科教師 四十歲才開始任教職,在台北南區山中的指南小學陪伴孩子學習。深信人類語言習得的天性本能,因此運用網路科技及豐富有趣的素材翻轉教室,發展拼音、故事歌曲和課本三分之一法則的課程,幫助學生搭建紮實的聽力和拼讀鷹架,不斷嘗試與驗證國小英語學思達的教學模式來開拓小學生的語言習得天賦。希望打破傳統老師逐字逐句填鴨講述的侷限,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自在學習英文的樂趣與成果。
研習重點:讓孩子學得好又快樂的國小英語學思達教學法
課程的設計是希望在學童的英文初學階段,用故事歌曲、拼讀和課本三分之一法則於有限的課堂內給予孩子全面性的英文學習環境,跳脫課本精讀教學法,用學思達不填鴨的概念,教孩子如何自學大量吸收,讓課堂變成學生勇於嘗試樂於使用英文的園地。 講師將解釋如何使用故事歌曲、拼讀和課本三分之一法則讓英文課更有趣更紮實,並提供過去兩年已經製作好的講義或學習單讓學員下載參考,實際理解這些補充講義如何在訓練學生自學和培養聽讀能力扮演重要的角色。 而語言的學習是需要時間累積的,因課堂上之不足,讓無數學生於課後繼續辛苦補習。因此學思達老師可以善用簡易操作的科技,改變回家功課英文學習的侷限,用網路教室吸引孩子樂於進入自學英文的習慣,達到多聽多練習的目的。最後,再用學思達的流程將課堂變成學生充分使用英文的園地。本次工作坊將提供課堂影片和講義,一起和學員探討國小英語學思達教學的可能性。 |
D.中學數學(上午場) |
研習重點:
以往課堂進行,不外乎要引起動機並佐以各種活動,愉悅的課堂後要進行核心概念的收斂,若仍由老師填鴨式灌輸,學習成效有限,最殘忍是還只限定學生只能學一遍,聽不懂的、學不到的,就藉由考卷中的錯誤堆積「從失敗中學習」。 「學思達的數學講義」要具有自學資源,並設計提問引導學生從中思考學習內容,透過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以檢核學生的學習成效,再兼顧學生的差異性,得以重複學習或延伸學習。好的提問可以讓學生跟自己的知識互動,產生連結;課本是學生既有的學習資源,編寫講義時,老師如何從課本中找到核心概念,設計提問讓學生從課本中尋求答案,為自我學習搭起鷹架逐步學習;除此之外,結合均一平台的影片,均一平台的影片內含學習重點,細節就藏在講解過程中,透過提問或步驟化的填答輔以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觀看影片的重點,一來增加影片的訊息濃度,二來影片可彌補講述教學時的缺點,滿足各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除此之外,因應差異化加入延伸思考,激起學生挑戰及深度學習。講義的製作需要投入大量心力,很容易讓熱情蒸發為焦慮。因此,本次工作坊將說明製作學思達講義的理念,著重於實務經驗和技巧,並實作提問設計,分享課室小組活動,引導技巧,期許能讓老師們現學現賣,結合集體智慧,不再感動不敢動。
以往課堂進行,不外乎要引起動機並佐以各種活動,愉悅的課堂後要進行核心概念的收斂,若仍由老師填鴨式灌輸,學習成效有限,最殘忍是還只限定學生只能學一遍,聽不懂的、學不到的,就藉由考卷中的錯誤堆積「從失敗中學習」。 「學思達的數學講義」要具有自學資源,並設計提問引導學生從中思考學習內容,透過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以檢核學生的學習成效,再兼顧學生的差異性,得以重複學習或延伸學習。好的提問可以讓學生跟自己的知識互動,產生連結;課本是學生既有的學習資源,編寫講義時,老師如何從課本中找到核心概念,設計提問讓學生從課本中尋求答案,為自我學習搭起鷹架逐步學習;除此之外,結合均一平台的影片,均一平台的影片內含學習重點,細節就藏在講解過程中,透過提問或步驟化的填答輔以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觀看影片的重點,一來增加影片的訊息濃度,二來影片可彌補講述教學時的缺點,滿足各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除此之外,因應差異化加入延伸思考,激起學生挑戰及深度學習。講義的製作需要投入大量心力,很容易讓熱情蒸發為焦慮。因此,本次工作坊將說明製作學思達講義的理念,著重於實務經驗和技巧,並實作提問設計,分享課室小組活動,引導技巧,期許能讓老師們現學現賣,結合集體智慧,不再感動不敢動。
|
D.國小數學(下午場)
|
E.社會領域 |
研習重點:閱.Do It ! 國中社會之從閱讀走向理解
學思達課堂的具體流程:學生自學 〉思考問題 〉討論 〉表達 〉老師補充。
學生自學的關鍵能力?閱讀理解。
透過長期、頻繁、大量而專注的閱讀來培養出學生自學的能力。但國中社會領域授課時數少,課程內容瑣碎龐雜,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帶出學生的閱讀自學力?如何無痛地達到《閱-Do It !》?本次工作坊將帶領學員實際體驗課堂上閱讀理解教學操作流程與檢核評量。透過閱讀理解策略培養學生的自學力,進而營造自己的學思達課室風景。
學思達課堂的具體流程:學生自學 〉思考問題 〉討論 〉表達 〉老師補充。
學生自學的關鍵能力?閱讀理解。
透過長期、頻繁、大量而專注的閱讀來培養出學生自學的能力。但國中社會領域授課時數少,課程內容瑣碎龐雜,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帶出學生的閱讀自學力?如何無痛地達到《閱-Do It !》?本次工作坊將帶領學員實際體驗課堂上閱讀理解教學操作流程與檢核評量。透過閱讀理解策略培養學生的自學力,進而營造自己的學思達課室風景。
|
F.自然領域(上午場)
|
研習重點:自然而然學思達
「學思達」的順利進行,需仰賴提問設計流暢的「講義」。講義像是上課的「劇本」,可以提供資訊,讓學生有所依據;更可提醒老師 ─ 學生需要了解的核心概念有哪些?
本工作坊內容包含:
一、由淺而深,從簡而繁的說明設計講義之方法和應用的教學時機。
二、包含探究與實作的設計。
三、提供多項有趣有效的教學模式在課程上。
四、提問和加分技巧在「學思達」課堂的應用。
「學思達」的順利進行,需仰賴提問設計流暢的「講義」。講義像是上課的「劇本」,可以提供資訊,讓學生有所依據;更可提醒老師 ─ 學生需要了解的核心概念有哪些?
本工作坊內容包含:
一、由淺而深,從簡而繁的說明設計講義之方法和應用的教學時機。
二、包含探究與實作的設計。
三、提供多項有趣有效的教學模式在課程上。
四、提問和加分技巧在「學思達」課堂的應用。
|
F.藝術領域(下午場)
黎曉鵑
台北市中山女高藝術科教師 致力於為學生營造安心自由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表達個人見解、具備選擇美好事物的能力,以及創造力的學習,並能將美感素養落實於生活中。 認同學思達教學法的務實性,遂開始摸索在藝術教學上的可能,實際實施後,欣喜於自己和學生的成長與轉變,學思達教學法的介入,更能深切落實原初的教學理念,讓每位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開發更多創造力、鑑賞力、表達力。目前黎曉鵑老師已開放教室。 |
林富君
桃園市龍山國小藝術科教師 有幸在國小高年級擔任藝文領域教學多年,一直希望能把曾經感動我的美好傳遞給學生。近年的學思達風潮引領我將教學從作品導向逐漸轉為能力導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學生的表現與自己的教學成效,更接近自己藝術教學的初衷。能夠以這樣的方式把自己喜愛的關於視覺藝術的種種介紹給學生、引領學生進入這美妙豐富的世界,真是一件很幸福的工作。 |
研習重點:如何運用ORID設計藝術課堂的提問 (延伸)從知識點拆解到提問引導
本次藝文領域教學增能工作坊,學員定位於對學思達在藝術課堂操作有興趣或已經開始嘗試的老師,將協助藝術老師了解學思達課堂機制及分組技術的操作,並運用鷹架式的知識點拆解與ORID焦點討論法進行提問引導及課程設計。在分組實作間,學員將可清晰了解,針對教學目標如何架構以問題為導向的藝術學思達課程。
本次藝文領域教學增能工作坊,學員定位於對學思達在藝術課堂操作有興趣或已經開始嘗試的老師,將協助藝術老師了解學思達課堂機制及分組技術的操作,並運用鷹架式的知識點拆解與ORID焦點討論法進行提問引導及課程設計。在分組實作間,學員將可清晰了解,針對教學目標如何架構以問題為導向的藝術學思達課程。
|
G.學思達師生對話 |
研習重點:「師生對話工作坊」─ 用好奇啟動對話的力量
你今天對話了嗎?是否常常卡關?或是無法持續好奇,導致冰山依然矗立?如何運用薩提爾的冰山探索自己的教學困境呢?
想要探索別人的冰山之前,得先看見自己的冰山。處理好自己的內在,學生或親子問題便不會是讓人上鉤的情緒困擾。
工作坊將帶領您透過學思達與薩提爾結合的課程模組,從傾聽與核對出發,練習覺察自己的感受、好奇自己的觀點、期待並看見自己的渴望。期待經由模組化的對話策略設計,讓您能夠回到教學的現場,在緊湊的教學空檔或是課堂設計中,進行有意識的師生對話,甚至能夠將對話的技巧與策略轉化入親師生對話或學科教學,讓對話幫助我們找回內外和諧一致的應對姿態。
你今天對話了嗎?是否常常卡關?或是無法持續好奇,導致冰山依然矗立?如何運用薩提爾的冰山探索自己的教學困境呢?
想要探索別人的冰山之前,得先看見自己的冰山。處理好自己的內在,學生或親子問題便不會是讓人上鉤的情緒困擾。
工作坊將帶領您透過學思達與薩提爾結合的課程模組,從傾聽與核對出發,練習覺察自己的感受、好奇自己的觀點、期待並看見自己的渴望。期待經由模組化的對話策略設計,讓您能夠回到教學的現場,在緊湊的教學空檔或是課堂設計中,進行有意識的師生對話,甚至能夠將對話的技巧與策略轉化入親師生對話或學科教學,讓對話幫助我們找回內外和諧一致的應對姿態。
|
H.學思達問題設計 |
研習重點:學思達提問設計
課堂中提問是很常見的技巧,如何設計好的問題,幫助學生釐清學習的概念?收集教學素材之後,不知從何下手運用?
這次的工作坊,先介紹三種常見的問題設計方法:布魯姆的認知理論、逆向思考設計、ORID的應用與操作,分享我們在課堂上實際設計提問和活動設計,並且各組進行交流分享。
課堂中提問是很常見的技巧,如何設計好的問題,幫助學生釐清學習的概念?收集教學素材之後,不知從何下手運用?
這次的工作坊,先介紹三種常見的問題設計方法:布魯姆的認知理論、逆向思考設計、ORID的應用與操作,分享我們在課堂上實際設計提問和活動設計,並且各組進行交流分享。
|
I .跨領域及體驗式教育 |
研習重點:擬真!「島嶼的集體記憶」體驗
教人權?教思辨?教育,多了感同「身」受方能完整!
「島嶼的集體記憶」裡,爺爺奶奶心酸、甜美卻難忘的回憶,曾帶我們回到戰後臺灣人一起打拼、為追求更好人生的時代。當時「不可說」的歷史情節,雖已被寫入教科書中,但「真相」卻仍深陷於政治泥沼當中。「人權」的普世價值,常隨著教條化的教學而失去既有的意義。
本工作坊將帶著您回到過去,用「心」感受那充滿恐懼、無奈、堅持甚至勇氣的時代氛圍,在國、內外「民主迫害」的超真實、震撼、後座力強的「擬真體驗」下,重新思考人社教育的本質;在形塑教育工作者間的共感之下,加上「藝術」的穿針引線,參與者將寫下共同的記憶。期盼參與者在活動之後,開始起身動念地成為真正的「積極公民」,並讓這份感動與力量,在當今充滿思考的教學中, 一併地潛移默化帶給我們下一代的年輕人。
※ 更多訊息歡迎加入臉書社團:搜尋「島嶼的集體記憶」https://ppt.cc/fpLQLx
※ 協作員:高雄中學退休歷史科戴麗桑、高雄女中美術科劉癸蓉、高雄市右昌國中美術科陳純瑩、高雄市陽明國中歷史科吳宜蓉、高雄市龍華國中公民科陳彥文、台北市龍山國中地理科陳鈺郿、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附設高級農工職業進修學校輔導科王慧婉、桃園市立中興國中輔導科林佳諭、無界塾實驗學校社會科謝忠瑋
※ 觀察員:遊戲教育協會林鉞
教人權?教思辨?教育,多了感同「身」受方能完整!
「島嶼的集體記憶」裡,爺爺奶奶心酸、甜美卻難忘的回憶,曾帶我們回到戰後臺灣人一起打拼、為追求更好人生的時代。當時「不可說」的歷史情節,雖已被寫入教科書中,但「真相」卻仍深陷於政治泥沼當中。「人權」的普世價值,常隨著教條化的教學而失去既有的意義。
本工作坊將帶著您回到過去,用「心」感受那充滿恐懼、無奈、堅持甚至勇氣的時代氛圍,在國、內外「民主迫害」的超真實、震撼、後座力強的「擬真體驗」下,重新思考人社教育的本質;在形塑教育工作者間的共感之下,加上「藝術」的穿針引線,參與者將寫下共同的記憶。期盼參與者在活動之後,開始起身動念地成為真正的「積極公民」,並讓這份感動與力量,在當今充滿思考的教學中, 一併地潛移默化帶給我們下一代的年輕人。
※ 更多訊息歡迎加入臉書社團:搜尋「島嶼的集體記憶」https://ppt.cc/fpLQLx
※ 協作員:高雄中學退休歷史科戴麗桑、高雄女中美術科劉癸蓉、高雄市右昌國中美術科陳純瑩、高雄市陽明國中歷史科吳宜蓉、高雄市龍華國中公民科陳彥文、台北市龍山國中地理科陳鈺郿、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附設高級農工職業進修學校輔導科王慧婉、桃園市立中興國中輔導科林佳諭、無界塾實驗學校社會科謝忠瑋
※ 觀察員:遊戲教育協會林鉞
|
J.學思達社群帶領與行政支持 |
|
研習重點:
社群運作與行政支持
目前全台教師社群眾多,然而每個社群都有獨特的運作方式與文化。一個社群的成員該做什麼?運作社群需要哪些幫助?成為社群的召集人需要有什麼概念?社群運作的目標該是什麼?不妨來聽聽。
開始的勇氣、繼續的堅持
如果你是學校兼任行政人員?如果你是國教輔導團員?如果你單純地只想要開始?行政如何帶領教學創新與翻轉?行政如何支持社群運作?行政如何喚醒老師的熱情?我們要繼續走下去嗎?好多的問號啊!
本次工作坊藉由經驗分享與彼此腦力激盪,在活動與對話中一起探討社群的開始與繼續,思考行政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哪些可能。
行政與教學是相輔相成、是生命共同體,我們手拉手一起前行吧!
社群運作與行政支持
目前全台教師社群眾多,然而每個社群都有獨特的運作方式與文化。一個社群的成員該做什麼?運作社群需要哪些幫助?成為社群的召集人需要有什麼概念?社群運作的目標該是什麼?不妨來聽聽。
開始的勇氣、繼續的堅持
如果你是學校兼任行政人員?如果你是國教輔導團員?如果你單純地只想要開始?行政如何帶領教學創新與翻轉?行政如何支持社群運作?行政如何喚醒老師的熱情?我們要繼續走下去嗎?好多的問號啊!
本次工作坊藉由經驗分享與彼此腦力激盪,在活動與對話中一起探討社群的開始與繼續,思考行政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哪些可能。
行政與教學是相輔相成、是生命共同體,我們手拉手一起前行吧!
馮靜怡
新竹市立北門國小六年級導師 在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進修期間接觸到芬蘭、猶太教育及學思達,回校後嘗試將學思達自主管理與學習的策略引進到班級經營中,融入芬蘭、猶太教育中的互信、尊重理念,不採用防治而是以信任為基礎的管理法則,執行「賦予自由,給予責任」的信念,從「心」潛移默化來教育孩子,在教書近二十年後成功地創造出一個嶄新的班級,班級經營故事在106學年度榮獲新竹市班級經營正向管教績優案例比賽特優第一名,並受邀研習及演講。 分享主題:學思達之班級經營
學思達之班級經營執行目標為: (一) 協助學生設立成功經驗,讓學生看見自己的潛力。 (二) 讓學生了解到團體與自己的關聯,學習自我管理。 (三) 讓學生從團體中更了解自己,願意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四) 老師管理學生以信任與包容取代控制與責罰,營造尊重包容氛圍。 (五) 賦予自由,給予責任,能主動積極自我規劃、設立目標,有效執行。 (六) 讓學生保有思考與表達的習慣,理解學習對生活有正向作用。 (七) 上課氣氛活絡輕鬆,發揮學習最大功效。 (八) 融合學生間的差異,彼此互助合作、和樂融融。 本次分享將探討學思達如何運用在班級經營,以達成上述目標,讓學員對學思達運用在班級經營上有更深層的理解。 |
沙寶鳳
台南市永康國中地理科教師 踏入教學第二十個寒暑之前,一直奉為圭臬的權威式教條在孩子空洞的眼神中被拒絕,因為找不到可以跳脫教育框架束縛的方法,看不到能夠讓學生熱愛學習的策略,對孩子一次一次的心理喊話、恐赫責備、期待要求,變成了無止盡的關係黑洞。 從行政體系疲憊的逃脫後,參加了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講座,看見一種陌生但卻吸引人的可能性。帶著好奇,報名郭進成老師在高雄成立的學思達基地班,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夥伴支持的力量,也真正看見教育支持的力量創造了教育改變的N種可能性。 2016年起,開始將學思達教學策略及薩提爾對話模式轉化運用在教學設計與班級經營,開放自己的課堂,也進入其他學校入班授課,示範如何實施學思達的地理課堂。同時,2018年起也加入推廣薩提爾對話模式的行列,帶領親師生共同體驗薩提爾對話的力量。 分享主題:莫「望」初衷
學思達教學法,對於我在國中社會科課程的「教」與「學」有兩個層面的啟發,自(共)「學」、「思」考、表「達」的概念,讓我在「學」的歷程中的有深刻體驗,因為內在的觸動而得以在「教」的過程中,理解了「我們無法給別人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這句話的意涵。 此次的分享,將帶領參與者體會學思達與薩提爾在地理科教學上的連結,期待能挑戰大家對於教育的想像與觀點。 |
石學翰
雲林縣虎尾鎮虎尾農工國文科教師 在以往推動分組教學與文學圈的經驗中,嘗試創新國文課程設計,思考突破的可能,直到在網路上看到張輝誠老師推動學思達,並參與了東海大學工作坊,現場觀課,以及在第一、二次的學思達年會課程裡,大受感動,更加篤定推行學思達。經歷了四年的推行,逐漸地開放觀課,期許自己能用學思達的精神與原力引導孩子,讓孩子們找到適合的星軌,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分享主題:蒙,學思達之旅
我的學思達之旅,有如蒙卦六爻。三年分為六階段:發蒙、包蒙、躬蒙、困蒙、童蒙、擊蒙。發蒙為透過學思達的方式,逐漸引導學生建立自學的基礎;包蒙的階段便是鼓勵學生上台發表,包容與雅納各組的意見;躬蒙是親身的示範對學思達模式的學思達,運用回饋問卷,即時調整,因班制宜;困蒙的階段,乃學生的學思達撞牆期,因此運用不同的激勵的手法,比如:調整計分方式與小組對話,突破困境;童蒙時期,便是學思達成熟的階段,師生皆是享受學思達的妙處;擊蒙階段也就是,對以往所學做一次統整與檢驗,學生因為學思達,而勇敢地找尋自己的人生藍圖。 未來期許將個人專長─《易經》融入學思達,初步運用「易牌」方式加分,中程透過「易牌」占卜進行激勵與輔導,再進階為融入生命教育,提供同事與學生相關的諮詢。 |
劉佳容
台南市大灣高中國中部理化科教師 教學生涯走到一半,覺得自己很會教,但學生學得好嗎?他們喜歡理化嗎?他們學會思考和判斷了嗎?檢視自己的教學,想跳脫傳統填鴨教育,於是開始自編講義和學習單,也主動去觀別科老師的課。去年秋天聽完輝誠老師的學思達理念與精神,發現跟自己的想法和作法非常接近,也再次點燃自己教學的熱忱,投入其中,樂此不疲!
分享主題:學思達的理化課
我的作法是先找出課程的核心概念,重新編制講義。運用學思達的方式,讓學生利用閱讀、影片導覽或是實驗學習,接著配合自編講義或學習單,老師提問學生思考,小組討論時,老師從旁協助或再次提問。小組歸納結論後,老師引導學生發表,確認學生觀念。改變教學半年後,覺得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分組討論也勇於表達。現在,每個孩子都是課堂上的主角! |
詹宗龍
台中市明道中學全民國防科教官 2013年因為學生的一句「為什麼我們要上國防課?」而燃起了鬥志,透過廣泛閱讀後,決心改變課堂樣貌。在2016年接觸學思達教學找到了歸屬,以學思達教學法為基礎,巧妙的融合BTS(by the student)教學法,深刻被學生在課堂轉變的表現給吸引,成了自己默默耕耘的原動力,持續透過開放教室及教案分享等實際行動推廣學思達理念,期間連續兩年獲頒教育部全民國防教育教學卓越績優人員,及獲選拍攝教育部全民國防教育108新課綱教學示範短片,讓學思達理念發揚光大。
分享主題:顛覆國防課的想像,翻轉人生的技能
國防教育是愛國教育,也是生活教育。臺灣人對於國旗國歌國家有著很複雜的心情。如何在這複雜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找出對國家的共識與認同感,是推動國防教育的精神與價值,亦是本課程的教學核心理念!以情意為教學核心,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以同位思考的角度出發,循序進入較深較廣的學科理論探討,本課程將學思達教學法的自學、思考、討論、發表(學生)、統整(老師)等五個歷程結合BTS教學法的1.完整了解學生的能力、2.在學生能力允許內,給予空間給胡搞瞎搞、3.密切觀察適時給予引導,絕不直接告訴怎麼做、4.胡搞瞎搞後,帶學生進行報告、反思、互評、觀摩、5.教師總結及必要延伸教學等五個步驟,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獲得學科本質能力外,亦能慢慢地培養出自主學習、口語表達、資料蒐集、理性批判思考、簡報審美製作等能力。 |
林伶美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副教授 專長鋼琴演奏與教學,音樂史。個人從事音樂教學工作十餘年,授課多以音樂欣賞之通識課程為主,一向對於自己的教學相當自負,也曾得到獎項的肯定。但近幾年卻進入撞牆期,直到遇見學思達,讓我對「教-書」有全新的視野與思考模式,課堂亦呈現「翻轉」的風景。 分享主題:音樂與音樂之外 ─ 我的學思達之路
學思達教學方法幾乎應用在自己開設的每一門課程中,例如:戲劇音樂(音樂劇、歌劇、電影配樂)、西洋音樂史、聽見羅密歐與茱麗葉、音樂與言語表達......等。 以「戲劇音樂」為例,戲劇是一連串屬於個人或人際互動交疊而成的故事,而以音樂為鋪陳戲劇的方式更可以直接、深層的刻畫人性。這門課程從音樂與其它層面(例如:心理、社會、時代等)探討劇中每個生命之塑造與交會。首先須了解戲劇的背景,例如《西貢小姐》就可以觸及當時的越戰,所以維基百科─越戰篇、有關越戰的電影、歌曲......等,均可以讓學生自學分享。其次引導同學閱讀並討論歌詞,解讀歌詞背後的意涵,最後由老師分析音樂,讓學生思考揣摩作曲家的創作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