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學思達亞洲年會
  • 首頁
  • 活動資訊
  • 各單元講者簡介與講題大綱總覽
    • 看見寬闊高遠新視界
    • 向光的階梯
    • 突破框架 攜手共好
    • 因為精進所以存有所以喜樂
    • 學思達成長地圖
  • 2021-2022 學思達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雙週年十大影響力足跡
    • 學思達全國師培計畫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社群多元樣貌
    • 特別報導-學思達精彩的人、精彩的事
    • 特別報導-學思達老師教學真摯分享
  • 學思達官網
  • 歷年年會
    • 2021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2020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線上直播 >
        • 上半場直播
        • 下半場直播
        • 精彩短片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LIVE 直播連結
    • 2019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現場直播 >
        • 上午
        • 下午
      • 議程內容 >
        • 進階概念及五力增能
        • 108課綱安啦
        • 學思達突破
    • 2018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12/08 領航論壇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精選照片
      • 12/09 啟航論壇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精選照片
      • 影音
      • 資料下載
      • 相關報導
      • 申請入班觀課
    • 2017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系列活動 >
        • 亞洲年會
        • 學思達進階增能培訓
        • 開放教室觀議課
      • 活動相簿
      • 資料下載
      • 志工招募
    • 2016 學思達亞洲年會
學思達雙週年十大影響力足跡

引言


學思達推廣邁入第十年,持續影響並培育學思達教師、隨時開放教室、在海內外各地演講、舉辦大型跨學年層或各學科實體工作坊。

2020 年學思達教育基金會成立後,集結台灣各地學思達教師的力量,更有組織、有規模、有結構地在原基礎上深化、量化及高效化。下文為 2021-2022 年學思達團隊重要的成果,內文包含資源連結,亦歡迎下載使用。

感謝參與計畫的每一位學思達老師、給予學思達幫助的貴人、單位,學思達因為有您們更有力量!

01  學思達教育基金會

圖片

關鍵成果:發展組織營運模式、願景及策略藍圖,擘畫「學思達教師成長路徑」
2013 年 9 月,張輝誠老師在臉書上放上他的課表,開始將近十年學思達推廣使命。2016 至 2020 年 5 年期間,公益平台與誠致教育基金會成為學思達的行政團隊,提供學思達教師社群專案策劃、行政人力及技術等後備資源。2021 年學思達基金會正式營運,首要任務是建立營運模式、募集財務資源、培育基金會執行團隊。兩年裡,基金會人員從 2 人增至 6 人,共同推廣教師自 70 位增加至 170 位,並擘畫「學思達教育領導人培育計畫」、「學思達認證」、「學思達教師成長路徑」等。
​
2022 年,基金會明確定調組織十年願景:「釋放師生潛能,發揮最高價值」,期待透過學思達教育,使教學現場的師、生都有機會被培養、激發、展現天生的好奇心、想像力與創造力,找到自己的「天賦」,在世界上獲得成功,達到自我實現。

相關報導:運用 SPTS 策略,建立學思達基金會發展藍圖(文/ 新北市中和國中 孫菊君)



02  學思達教育領導人培育


圖片

關鍵成果:擘畫領導人角色及發展路徑,共同推廣學思達現場教師逾 170 位
學思達教育領導人培育主要目標是擴大學思達教師的能量與影響力,讓教師幫助教師,相互支持與共同成長。領導人角色包含:工作坊課程召集人、社群召集人、學思達講師、學思達教練。基金會透過「共識營」及「領導力」課程,凝聚課召、社召對學思達教育之願景及使命的共識,並引入企業培訓資源,拓展領導人視野及領導力。課召及社召則透過「建構分享舞台」及「指導培訓設計」培育學思達講師,使講師有機會回顧統整學思達歷程,教學力飛躍成長。
​

自 2016 年每年定期舉辦工作坊以來,共同推廣學思達的教師從 10+ 位成長至 170+ 位,分布在十二年國教各學層不同學科及大學各專業領域,張輝誠老師更是透過學思達海外的影響力,積極推動講師群站上更寬闊舞台,去精進自己、發揮影響力。

相關報導:2022社召共識營、2022全國師培講師共識營、2022學思達講師培訓(文/學思達教育基金會 謝文綺)

03  學思達認證


圖片

關鍵成果:建構學思達認證制度、運行模式;
​首批邀請通過「關鍵思維與基礎能力認證」教師 27 位,通過「開放教室認證」教師 19 位
2022 年基金會開展出「學思達教師成長路徑」,使群體的教學智慧更有系統地擴展至更多教學現場。「學思達認證」將輔助成長路徑,明確學思達概念及方法論,為路徑上所有精進成長的過程進行定錨。同時,經由推動「開放教室認證」,鼓勵更多夥伴開放課堂,使更多老師有機會體驗真實的學思達現場,以此掌握學思達應用的關鍵。

認證共規劃四個類別,2023 年首先推出「學思達關鍵思維與基礎能力」、「學思達開放教室」認證,預計兩年內再推出「學思達講師」及「學思達教練」認證。

開放申請時間及具體流程請見官網。

04  學思達教學增能工作坊


圖片

關鍵成果:256 場教師研習,累計 7,229 出席人次
集結經驗豐富的學思達講師群分享並支持教師持續增能,實現增強學生內在動機、提升學習成效之目的,同時訓練學生自「學」、「思」考、表「達」等多元能力。以全國師培為例,內容包含體驗一堂學思達課程、實作練習及提供支持後續教學的
資源。透過講師設計的流程,引導學員逐步構思如何在課堂實踐學思達教學,發展最適合自己及學生的教學模式。

陸續依照需求辦理不同主題之課程,有延續全國師培計畫的「學思達家教班」;有疫情期間因應停課不停學的「學思達活化線上教學」工作坊;針對服務於偏遠學校教師的「師生對話家教班」;與隆中教育基金會合作,結合紀錄片探討社會議題之「怪咖問題設計/學思達講義實踐工作坊」;與研揚文教基金會合作,結合講義研發進行學思達推廣之「嘉義小學學思達師培計畫」。

瞭解更多:2022 全國師培成果報吿

05  學思達教師社群


圖片

關鍵成果:社群分佈 11 縣市,9 學科;舉辦 209 場社群活動,累計 5,366 出席人次
學思達社群分為「區域」、「學科」社群。「區域」社群讓學思達在全台各地開疆闢土,以開放教室、培訓增能等方式使更多教師接觸學思達;而「學科」社群結合網際網路的優勢,採取線上或實體的教學共備、讀書會和新秀發表會,使教師們在本科有更深入的探討。無論是學科或區域社群,目的是促進教師彼此進行對話,透過夥伴回饋與陪伴使學思達老師群可以持續精進學思達教學。​

瞭解更多:學思達社群多元樣貌

06  研揚文教基金會合作:
​學思達教學模組化教材實驗計畫


圖片

關鍵成果:發展兼容學科與能力的學思達教育資源,完成國小 3 個年級國語科共 110 課講義;
臉書貼文累計 1000+ 讚、400+ 分享;
​嘉義市僑平國小、民族國小、興安國小校長及教師分享教學改變與收穫
學思達和研揚文教基金會合作,邀請國小學思達老師編制 1 - 3 年級、國語科、三個版本所有單元的學思達講義,提供給全台灣的國小老師下載使用,並輔以線上及實體培訓,幫助老師掌握學思達教學流程,順利在課堂使用學思達講義。

為使講義具備更高使用及延展性,所有講義皆維持文件編輯檔案,並經過美編。使用者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修改講義內容,並減少大量美編排版時間。

學思達團隊將繼續編制講義及辦理培訓,完成國小六個年級、國語及數學科所有的講義,並與研揚基金會合作,將講義資源和學思達培訓拓展到更多縣市、更多學校。

講義下載連結

07  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合作:
​學思達跨域連結「怪咖系列」紀錄片


圖片

關鍵成果:發展多元跨域的學思達講義及課程;
​共 31 位老師參與計畫,研發 41 份講義,在 126 個班級執行,4,542 位學生參與課程;
推廣工作坊累積 865 出席人次;講義瀏覽次數 9,320 次,下載次數 3,560 次。
學思達與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連續兩年合作,創造以「怪咖系列」紀錄片為文本的社會議題探究課程。本計畫有三個面向:
  • 怪咖學思達講義設計:主要對象是學思達工作坊結業學員,學思達教練從旁輔助備課,使學員延續工作坊所學,實際進到教學現場實踐,強化培育學思達教師之效益。此外,學思達講義設計完成後,一律上傳 ShareClass 平台,推廣給更多教師在教學現場使用。
  • 問題設計/學思達講義實踐工作坊:由學思達講師培訓現場老師使用「怪咖學思達講義」進行一堂學思達課。推廣學思達的同時,亦實現紀錄片呼應十二年國教課綱所強調的「素養」、「議題」、「主題」、「跨領域」教學。
  • 跨域交流暨成果發表會:12/25 在松山文創園區,邀請「怪咖系列」導演群、主角、入班執行課程教師進行跨域交流,並開放報名,有 76 位報名參加。跨域交流除豐厚教師視野之外,更讓製作團隊看見影片的教育影響力。

工作坊影片及講義下載連結
相關報導:我們的怪咖時光(文/學思達教育基金會 謝文綺)

08  學思達X宏達文教=品格學思達講義


圖片

關鍵成果:發展多元跨域的學思達講義及課程,
​完成 9 個主題,9 份講義。臉書貼文累計 3,000 讚,400+ 分享
學思達與長期深耕品格教育的宏達文教基金會合作,由其提供品格教案,再請學思達宋蕥妘老師根據學思達講義的概念與編寫方式,搭配更適合公立學校的教學,重新加以改寫與設計。

第一階段九份品格學思達講義已經完成,分別為:尊重、專注、負責、誠信、感恩、正向思考、自信、自制、自愛,基金會將講義重新美編、校稿,在學思達臉書社群分享。後續規劃「擴充更多品格項目」、「往不同年級層延伸」、「舉辦實踐及分享線上工作坊」來推廣品格學思達講義。

講義下載連結

09  建構偏遠地區教師「學思達支持系統」


圖片

關鍵成果:來自全台 96 所學校教師參與;
​9 場演講(310人次),3 場工作坊(150人次),6 場實踐分享會(159人次)
自 2019 年開始籌備,2022 年有系統展開偏遠地區學校教師支持計畫,包含演講、工作坊及實踐交流會。

第一階段以「師生對話」為主軸,目標是「強化教師的對話能力與自我內在安頓力」。為使分散各地的老師們可以輕鬆突破時空,直接在家裡參與,課程完全以線上模式進行設計,老師們在家裡即能參與,無需舟車勞頓就能循序漸進學習,並與夥伴頻繁互動交流。
​

本計畫參與教師包含各縣市偏遠學校,包括蘭嶼、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學校教師,也有少數來自馬來西亞和韓國僑校的老師加入。下一個階段(第二階段)的重點有三:「連結更多偏遠教師」、「導入以學思達線上工作坊」以及「創造偏鄉教師相互支持系統」。

10  催生「三所」學思達專校


圖片

關鍵成果:三所學思達專校
學思達專校,就是導入學思達做為主要學科的教學模式,目前共有三所,分別為東莞小牛津教育集團( 2017 年導入)、鄭州貝斯特教育機構( 2018 年導入),台北市育達雙語中小學( 2020 年導入)。

學思達受邀到這三所學校集團培訓其教師轉變為學思達教學,轉型為學思達專校,帶出課堂轉變與活化,獲得親師生認同,並持續成長與進步。

​當有學思達專校,就從過去個別教師單獨開放一間又一間的教室現場,邁向一座又一座開放學校的示範教室,讓更多老師進入專校,在不同年層、不同學科、不同老師的教室進行觀摩與學習,──這也是過去個別開放教室難以企及之處。

繼續前往➠
圖片
EMAIL US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活動資訊
  • 各單元講者簡介與講題大綱總覽
    • 看見寬闊高遠新視界
    • 向光的階梯
    • 突破框架 攜手共好
    • 因為精進所以存有所以喜樂
    • 學思達成長地圖
  • 2021-2022 學思達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雙週年十大影響力足跡
    • 學思達全國師培計畫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社群多元樣貌
    • 特別報導-學思達精彩的人、精彩的事
    • 特別報導-學思達老師教學真摯分享
  • 學思達官網
  • 歷年年會
    • 2021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2020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線上直播 >
        • 上半場直播
        • 下半場直播
        • 精彩短片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LIVE 直播連結
    • 2019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現場直播 >
        • 上午
        • 下午
      • 議程內容 >
        • 進階概念及五力增能
        • 108課綱安啦
        • 學思達突破
    • 2018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12/08 領航論壇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精選照片
      • 12/09 啟航論壇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精選照片
      • 影音
      • 資料下載
      • 相關報導
      • 申請入班觀課
    • 2017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系列活動 >
        • 亞洲年會
        • 學思達進階增能培訓
        • 開放教室觀議課
      • 活動相簿
      • 資料下載
      • 志工招募
    • 2016 學思達亞洲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