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學思達亞洲年會
  • 首頁
  • 活動資訊
  • 各單元講者簡介與講題大綱總覽
    • 看見寬闊高遠新視界
    • 向光的階梯
    • 突破框架 攜手共好
    • 因為精進所以存有所以喜樂
    • 學思達成長地圖
  • 2021-2022 學思達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雙週年十大影響力足跡
    • 學思達全國師培計畫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社群多元樣貌
    • 特別報導-學思達精彩的人、精彩的事
    • 特別報導-學思達老師教學真摯分享
  • 學思達官網
  • 歷年年會
    • 2021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2020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線上直播 >
        • 上半場直播
        • 下半場直播
        • 精彩短片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LIVE 直播連結
    • 2019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現場直播 >
        • 上午
        • 下午
      • 議程內容 >
        • 進階概念及五力增能
        • 108課綱安啦
        • 學思達突破
    • 2018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12/08 領航論壇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精選照片
      • 12/09 啟航論壇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精選照片
      • 影音
      • 資料下載
      • 相關報導
      • 申請入班觀課
    • 2017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系列活動 >
        • 亞洲年會
        • 學思達進階增能培訓
        • 開放教室觀議課
      • 活動相簿
      • 資料下載
      • 志工招募
    • 2016 學思達亞洲年會
世界趨勢及未來教育改革契機
AI新世界,教學如何轉變
全球教育改革浪潮
專業增能
活動詳情
.

圖片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脈動,同時思考教育現況背後的問題及改革契機。
圖片
圖片
方新舟
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2011年創立誠致教育基金會,在關心新住民議題的過程,反覆思辨得到的結論是,教育是唯一能改變結構性問題的方法。在基金會使命「關懷弱勢、科學救國」下,希望扶弱又拔尖,2012年創立的「均一教育平台」,目前已成立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獨立經營;2017 年正式於花蓮、雲林、台東經營 KIST 公辦民營理念學校,期許能走進校園、用更全面的陪伴,翻轉弱勢孩子的未來。
圖片
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現任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均一實驗高中董事長、慈心華德福實驗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董事長。2011出版《教育應該不一樣》預見台灣教育困境與世界趨勢,目前將畢生累積的經驗全面轉向公益與教育,於台東從事偏鄉實驗教育改革,並與多個教育基金會合作推動創新教育,為台灣教育的未來尋找新的道路。
.

圖片
AI 時代來臨,欲培養未來人才的教學者面臨極大的挑戰。學思達教師握有教學改革的優勢,哪些是學生最需要深化的能力?教師應該如何因應?現場將集聚眾人智慧,發展行動方案。
圖片
圖片
孫菊君 
​新北市中和國中美術教師
「視覺藝術學思達共備社群」發起者及召集人,也是臺灣開放美術教室現場公開觀課第一人,致力於推展視覺藝術課堂的積極價值,培養學生關鍵素養能力。
2014年開始以學思達教學法翻轉藝術教育,善用「異質分組」及「問答獎勵」之機制,充分給予「自學─思考─表達」的舞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滿足自我價值之肯定。所主持的共備社群獲2017親子天下「創新教育100選」,個人專案於2017遠見天下文化基金會「未來教育 台灣100」獲獎,並甫獲107年度「新北市super教師獎」。
圖片
胡中中
高雄市高雄中學全民國防科教官
用心陪伴學生,以身為一位教官為榮,對教育充滿熱情與理想,2016年服務高雄市教育局期間,開始辦理學思達演講及工作坊讓全國各地教官參與學習,成立「翻轉教育厚植國力-全民國防教育學思達共備社群」。2018年調任高雄中學服務,編寫學思達講義及開放教室,並至許多縣市推廣學思達教學法。 曾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優等獎及國防部全民國防教育貢獻獎,曾擔任中華民國國慶大會司儀及公家單位各式活動主持人,目前為教育部全民國防教育種子教官。
圖片
劉繼文
新北市新泰國中數學科教師
2014年在網路上看到輝誠老師推廣學思達教學法的影片,開始在數學課上嘗試學思達教學法。一開始並不順利,經過不斷嘗試與修正,發展出一套可以適用在數學課的學思達模式。近年更嘗試融入均一教育平台與洋蔥數學的微課視頻,並在課堂中加入差異化元素,使得科技、同學、學思達講義都成為老師的分身,輔助每個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落實「因材施教」的理念。
研習重點:
本場次聚焦於對李開復先生《AI新世界》一書所揭示AI人工智慧的趨勢與運用,進行讀書共談之主題討論。請學員針對以下三大部分,於討論前先行閱讀自學,以期具備共同討論之基礎,並思考在現階段教育現場,所採取的教學應變,以幫助孩子準備好迎接AI Superpowers。
​
1.AI應用的四波浪潮:《AI新世界》,p.207-217
2.AI的危機與未來就業風險評估:《AI新世界》,p.252-255
3.關於人類與AI共存的藍圖:《AI新世界》,p.329-335

※ 本單元使用之講解影片由天下文化提供
.

圖片
圖片
圖片
何琦瑜
《親子天下》執行長
​現任《親子天下》執行長。為了家裡的兩個寶貝,2006年開創《天下雜誌》童書出版,從財經記者轉型為童書編輯。 2008~2013年,創辦《親子天下》雜誌,擔任創刊總編輯。 
目前負責《親子天下》品牌旗下雜誌、出版、數位內容的發展、經營與整合, 希望創造出更多元、更有影響力的親子社群平台,與教育教養領域的第一品牌。
.

圖片

主持專業與技能

邀請三位來自國小至高中職教學現場的核心教師,分享如何主持課堂,以準確的提問及適性的應對方式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並訓練學生清晰表達、建立自信。
圖片
圖片
林姿君 
​台北市濱江國小教師
喜歡探索各種創新教學法,卻仍對自己的教學充滿困惑,直到遇見學思達後,打通教學任督二脈,豁然開朗,因為讓學生透過自學、分組討論思考、上台表達。2014年成為北市開放教室的第一位國小老師,於亞洲地區進行超過60場的學思達公開課。曾獲選教育杏壇芬芳錄、翻轉創意教師、台北市教師會Special 教師、2017年香港教育博覽會講座與公開課講師。目前擔任北區學思達共備工作坊負責人。
圖片
李明融
​台中沙鹿高工國文科教師
13歲矢志成為中學國文教師。2014年開始實施學思達,認為它具體展現了語文教學的精神,而學生們不管在閱讀理解、學習遷移、多元思考、邏輯表達方面皆有明顯進步,實施成效獲得學生、導師、家長認同。學思達課堂必須時時對話,不管是知識的討論或是操作方式的溝通與微調,透過薩提爾對話,不僅讓師生關係更加和諧,同時反映在教學提問設計與課堂提問引導,促進學思達成效。
圖片
劉繼文
新北市新泰國中數學科教師
2014年在網路上看到輝誠老師推廣學思達教學法的影片,開始在數學課上嘗試學思達教學法。一開始並不順利,經過不斷嘗試與修正,發展出一套可以適用在數學課的學思達模式。近年更嘗試融入均一教育平台與洋蔥數學的微課視頻,並在課堂中加入差異化元素,使得科技、同學、學思達講義都成為老師的分身,輔助每個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落實「因材施教」的理念。
研習重點:主持引導與課堂機制​
張輝誠老師曾說,學思達教學的成敗,取決於:
1. 課前製作之學思達講義
2. 課間教師之主持能力

在課前,學思達老師是課程的「編劇」,在課間則是課堂的「主持人」。當學生處於自學思考討論時,老師遊走於座位之間,隨時觀察並回應所需,用良好的應對姿態面對各種突來的狀況。當學生進行表達時,老師逐一引導並深入追問,幫助學生覺察與核對自己的學習成果,而這一切需要老師搭建設計良善的分組機制以啟動學習動機,用即時而正向的回饋機制來幫助課堂順暢運作。

本次工作坊將協助學員清晰了解學思達課堂的分組計分機制及課間主持實務,並實際體驗一堂完整的異質性分組競合課堂樣貌。

如何成為學思達講師、社群領導者

期許具備豐富實行經驗的學思達教師能夠發揮個人影響力,有能力幫助更多有意願的老師改變填鴨式教學方法。
圖片
圖片
張輝誠
​學思達創辦人
著有散文集《相忘於江湖》、《我的心肝阿母》、《離別賦》、《毓老真精神》,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教學成就曾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2013年9月開始提倡「學思達教學法」,透過隨時開放教室、學思達教學線上平台、出版《學‧思‧達:張輝誠的翻轉實踐》專書,以及受邀至海內外舉辦演講及培訓工作坊,逐漸獲得華人世界教師的認可,為教育革新寫下新頁。
圖片
黃彩霞
台北市光復國小級任導師
擔任台北市光復國小低年級導師。自2014年起實施學思達教學,希望培養孩子們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並於校內成立學思達教學社群,陪伴更多夥伴進行學思達教學並成功開放教室。未來希望將教學及社群經營經驗分享出去,讓更多夥伴一同加入學思達行列。
圖片
許扶堂
學思達資深教師國小數學科
2016年台灣師鐸獎得主,活躍於「學思達」及「我有一個夢(偏鄉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研習)」兩大教師自主研習社群,以強大的行動力及熱忱透過培訓分享、課程共備以及開放教室,號召並陪伴更多老師投入翻轉教學。其所發展的數學科「學思達鷹架提問法」結合分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達到「學、思、達」的學習目標。
圖片
郭進成
高雄市英明國中公民科教師
持續進行翻轉教學的實踐,並開放自己的公民課讓所有老師觀課,期待這樣的觀課與議課可以讓第一線的教師彼此產生正向的對話交流。為了讓更多老師了解學思達教學,和許多教師這幾年在全台各地發起研習:學思達自主研習、學思達短講、外行人磨課坊、學思達偏鄉服務營隊、各縣市學思達公民共備工作坊,參與實體研習老師至少有上千人次。
圖片
羅勝吉
台東縣台東高中化學科教師

​
2014年接觸學思達,經過兩年的發想、嘗試、驗證,發現「學思達」是一套環環相扣、簡易實施的翻轉教學技術,在「學思達」的課堂上,師生更可以一起學習知識、討論知識、探索知識,激盪彼此生命、共同成長。而這一切乃是源自於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進行深度思考,以及解決問題之後所帶來的成就感。目前已建立成熟的中學理科教學模式並隨時開放教室。
圖片
蔡宜岑
高雄市民族國中教務主任
認為翻轉教室的成功除了班級經營重要,運用「分組合作學習」的策略重要,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擁有自學的能力。2014年即開放教室,並常應各校邀請前往分享經驗,協助許多老師尋找適合的教學方式。2016受教育部國教署邀請拍攝「以學生為中心」的合作學習法教學紀錄影片。除了是學思達核心教師成員,也活躍於夢的N次方、中學社會科教師社群。

圖片
鄭博仁
台南市大灣高中英文科教師
長久以來對數位工具在教學上的應用有極大的興趣與熱忱。2010年接觸美國可汗學院的翻轉教育理念後,即在YouTube成立個人英語教學頻道,截至目前已分享1,400餘部教學影片。2014年投入學思達的教育改革浪潮,並與Google的數位學習工具深度整合,期許讓學生在課業學習獲得成就外,同時擁有高層的數位學習技能。

EMAIL US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活動資訊
  • 各單元講者簡介與講題大綱總覽
    • 看見寬闊高遠新視界
    • 向光的階梯
    • 突破框架 攜手共好
    • 因為精進所以存有所以喜樂
    • 學思達成長地圖
  • 2021-2022 學思達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雙週年十大影響力足跡
    • 學思達全國師培計畫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社群多元樣貌
    • 特別報導-學思達精彩的人、精彩的事
    • 特別報導-學思達老師教學真摯分享
  • 學思達官網
  • 歷年年會
    • 2021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2020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線上直播 >
        • 上半場直播
        • 下半場直播
        • 精彩短片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LIVE 直播連結
    • 2019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現場直播 >
        • 上午
        • 下午
      • 議程內容 >
        • 進階概念及五力增能
        • 108課綱安啦
        • 學思達突破
    • 2018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12/08 領航論壇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精選照片
      • 12/09 啟航論壇 >
        • 單元及講者簡介
        • 精選照片
      • 影音
      • 資料下載
      • 相關報導
      • 申請入班觀課
    • 2017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系列活動 >
        • 亞洲年會
        • 學思達進階增能培訓
        • 開放教室觀議課
      • 活動相簿
      • 資料下載
      • 志工招募
    • 2016 學思達亞洲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