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目前擔任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東縣均一國際實驗中學董事長、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董事長,以整合社會資源、促進文化發展、透過教育培養偏鄉在地人才作為他的終生職志。2011出版《教育應該不一樣》預見台灣教育困境與世界趨勢,目前將畢生累積的經驗全面轉向公益與教育,於台東從事偏鄉實驗教育改革,並與多個教育基金會合作推動創新教育,為台灣教育的未來尋找新的道路。
經營社群:
|
林文煌(Hugo)
雨果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經營雨果幼兒園23年,經營雨果文化教育基金會邁向第8年。
2019 年與嘉義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共同主辦7場學思達大型工作坊及第四屆學思達亞洲年會,邀請上千位教師響應這一系列的計畫。同一年亦受邀到教育部初任教師研習擔任幼兒園組講師。 Hugo 常說,自 2018 年在台中興大附中的工作坊認識學思達,就開啟了追星與讀書之旅,2019 年成功的把學思達講師們邀請到嘉義來,希望能帶動嘉義的教育創新。 輝誠老師則常說,Hugo 大哥是「學思達爸爸」,一起搭建給學思達老師的舞台,讓學思達的專業和資源可以擴散到更多的地方。 經營社群
|
|
|
|
|
鄭博仁
台南市大灣高中英文科教師 長久以來對數位工具在教學上的應用有極大的興趣與熱忱。2010年接觸美國可汗學院的翻轉教育理念後,即在YouTube成立個人英語教學頻道,截至目前已分享1,400餘部教學影片。2014年投入學思達的教育改革浪潮,並與Google的數位學習工具深度整合,期許讓學生在課業學習獲得成就外,同時擁有高層的數位學習技能。
經營社群:
|
黎曉鵑
台北市中山女高美術科教師 任教於台北市中山女高美術科,專長藝術教育和視覺設計。
經張輝誠老師啟發,2013年開始研究與落實高中藝術學思達,翻轉藝術教育課堂,經驗成形後於2018年始開放教室且帶領工作坊,2019年起擔任學思達師培工作坊藝術領域召集人,並於2020年研發出視覺化的備課工具《學思達牌卡》,協助教師規劃學思達課程。 曾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致力於為學生營造安心自由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表達個人見解、具備選擇美好事物的能力以及創造力的學習,並能將美感素養落實於生活中,讓每位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開發更多創造力、鑑賞力、美感力。 目前著手經營高中基本設計共備社群,並協助孫菊君老師一同運作視覺藝術學思達共備社群。 經營社群
|
林文煌(Hugo)
雨果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經營雨果幼兒園23年,經營雨果文化教育基金會邁向第8年。
2019 年與嘉義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共同主辦7場學思達大型工作坊及第四屆學思達亞洲年會,邀請上千位教師響應這一系列的計畫。同一年亦受邀到教育部初任教師研習擔任幼兒園組講師。 Hugo 常說,自 2018 年在台中興大附中的工作坊認識學思達,就開啟了追星與讀書之旅,2019 年成功地把學思達講師們邀請到嘉義來,希望能帶動嘉義的教育創新。 輝誠老師則常說,Hugo 大哥是「學思達爸爸」,一起搭建給學思達老師的舞台,讓學思達的專業和資源可以擴散到更多的地方。 經營社群
|
|
黃洛晴
台中市福科國中公民科教師 當「說學逗唱抖包袱」的名師模式遇到了無學習動力的數位原民們,舉目盡是一雙雙乖巧而空洞的眼神,我明白了教學限制產生了變異:注意力,已經從過去的15分鐘疾速縮減為8秒。原來時代浪潮真的湧到了課室裡。
發覺問題、定位問題,並學習如何快速自我迭代、思考分析自己面對的問題,在每一次課程中傳遞思維,討論中與學生的思考迸出火花。這是屬於我的學思達,我也是這樣地傳遞學思達,一個能讓人持續增長的學習方法。 經營社群
|
沙寶鳳
台南市永康國中地理科教師 在學思達的實踐中,我看見教育支持的力量創造出教育轉變的N種可能性。
學思達教學的系統化運作歷程,幫助我實現了社會科的學科價值與目標:發展學生個人的主體意識、促進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提升溝通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等素養。在學思達增能的過程中,我提升自己的分析、思辨、統整、評估與批判的能力,也將這樣的學習歷程帶進教室中。 2018年起,落實學思達教學,並將薩提爾成長模式轉化運用在教學設計與班級經營,開放自己的課堂、進入其他學校入班授課,之後在校內組成臺南學思達教學共備社群,在嘉義組成學思達社會領域跨科共備社群、學思達班級經營社群,定期辦理讀書會、共備與增能工作坊,期待能聚集與陪伴學思達夥伴,不斷深化、實踐與調整學思達教學。 經營社群
|
賴美杏
國立嘉義高中生物科教師 我一直喜歡教學,喜歡問學生問題。
107/11/17(六)輝誠老師在嘉義高中「翻轉孩子的未來-談翻轉教育新浪潮」演講是我與學思達的第一次相遇。演講中老師多次提到崇建老師,與我聽不懂的「薩提爾」。但巧妙的在107.12.7(五)晚上,參與了崇建老師在世賢國小「從對話引導孩子成長」的講座後恍然大悟。 108/8/17-18 在彩凡老師、自然而然團隊及宗龍教官在嘉義大學,學思達初、中階培訓,點燃我心中「學思達」的火苗,也因為雨果團隊和學思達大家庭的呵護,至此熊熊燃燒著。 我好愛「樂於分享的『Sharestart學思達』」,想用「海納百川的學思達」與「無國界的網路資訊」和「生養我們的大自然」幫助學生培養面對未來世界的「自學力」與「自處力」,能「安頓自己,樂在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不是嗎? |
沈怡文
國立民雄農工園藝科教師 跨景觀、建築、園藝斜槓人生,曾師承李乾朗文資前輩致力史蹟保存。畢業於中原建研所、嘉義大學園藝所,投入園藝技職教育十多年,曾任科主任、導師、勞動部技競造園裁判,2020指導學生獲勞動部技能造園副國手,學生参加教育部農科造園競賽屢獲金手。但在創造孩子舞台背後,卻仍困頓自己的空乏,也因導師角色管理學生而身心俱疲。2017年透過網路自學與學思達工作坊,增加教學能量,安定身心內在,促進師生對話,並運用學思達改善課堂,腳步緩慢但持續堅持。在學思達與雨果基金會協助下找回熱忱。謹記輝誠師提醒,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不急功,不虛偽,平凡中見堅貞。
經營社群
|
王品涵
嘉義市私立興華高中實習主任 任職嘉義市私立興華高中擔任實習主任,餐飲科、觀光科及國高中家政教師,多年處在第一線參與行政工作。經歷技職科主任及教學組長達10年與新課綱奮戰歷練過程中,深深感受教學翻轉的必要,並實際實踐。2019年4月真正開始認識學思達,透過多場學思達工作坊、初階進階研習、薩提爾學習及雨果讀書會,積極投入。有感技職生需要更多探索與引導,實踐學思達過程看見教室課堂轉變,學生專注投入的熱情,讓我深深著迷,更是繼續堅持的動力。2020年9月在校內成立「學思達教師社群」,期許帶領更多教師投入,讓技職教育也能展現「學思達教學法」,看見技職生的無限可能,也看見技職教師的無限潛能。
經營社群
|